北京汽修行业协会召开《汽车维修行业危废规范化管理和收集服务指南》立项工作座谈会
2025 年 8 月 28 日下午,北京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汽车维修行业危废规范化管理和收集服务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立项工作座谈会顺利召开。来自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以及从事危险废物收集的 30 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剖析机动车维修行业危废管理现状,研讨《指南》编制路径,为北京汽修行业危废管理规范化、信息化发展凝聚共识。
多方代表参会,共商行业大事
本次会议由北京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主办,协会副秘书长侯金凤主持,参会阵容涵盖 “监管 - 协会 – 汽修企业-危废收集” 全链条关键主体:
北京市污染源管理事务中心刘明科长到场,解读危险废物管理政策与监管要求;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技术与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陈英提供标准编制专业指导,北京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秘书长杨小弟、副会长(北京易正清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唐健牵头议题研讨;
博瑞集团、首汽修理公司、途虎连锁集团等会员单位代表,北京金隅红树林、北京生态岛、北京中首精滤、北京鼎泰鹏宇等 17 家具备汽修危废收集资质的单位代表,以及深圳点废成金公司负责人共同参与,带来一线实践经验与需求反馈。
直面四大痛点,摸清行业现状
会上,各方代表首先聚焦汽修行业危废管理的 “堵点” 与 “难点”,深入剖析当前行业现状:
1. 业务结构变,危废产量跟着变: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攀升,燃油车维修业务量下滑,与之相关的危废产生量同步减少,行业危废管理需求出现结构性调整;
2. 企业规模差异大,管理水平分层明显:北京现有约 5200 家汽修企业,其中 3 类企业占比近 6 成,这些企业在危废合规管理的软硬件配置上参差不齐,再加上管理人员流动频繁,常出现管理衔接断层问题;
3. 新能源车危废产生变化明显:新能源汽车危险废物产生类别较为单一且量少,导致规范化贮存和收集渠道不畅,增加了行业整体回收难度;
4. 收集转运时效差,须匹配需求提升效率 :现有危废收集、转运体系响应速度慢,无法满足行业快速发展对 “高效处理危废” 的需求,部分企业面临暂存压力与潜在环境风险的需求需要得到满足。
明确《指南》编制路径,分阶段推进落地
针对行业痛点,《指南》编制成为本次会议的核心议题。会上明确了《指南》的编制目标、时间节点与核心内容。
拟建信息化平台,打通 “监管 - 企业” 数据链路
为解决危废收集转运时效性不足、信息不对称问题,与会企业代表提出关键建议:搭建统一的线上危废管理平台。该平台将实现 “线下流程线上化”,打通产废单位与收集企业的信息共享渠道,同时对接政府监管部门 API 接口,形成 “企业操作 - 平台调度 - 政府监管” 的闭环管理,让危废管理更高效、更透明。
企业积极响应,共推行业绿色发展
会上,所有参会企业代表均对《指南》编制表达了高度认同,一致认为《指南》将为企业合规经营提供明确指引,降低管理成本与风险,并主动表示愿意参与《指南》的编制、试点与推广工作。
后续,北京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将发布参与《指南》编制的正式文件,各单位确认参与后,将召开标准立项会议并建立专项沟通群。相信在政府、协会、企业的协同努力下,北京汽修行业将逐步实现危废管理 “规范化、信息化” 转型,为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协会宣传培训部)